鉴藏|笔墨逸情

其对草书的直觉性敏感和视觉空间的出色把握都说明了这一点,而后天严格的学院化训练,更从技术层面深化和巩固了他的草书才能,同时也从经典层面对他的书法之才作了全面的开拓。

[ 2019-02-28 ]

详情

海良说|书法之惑

书之道,不断被后人所注解并玄化。因而,右军妙用天资,纵笔放怀,尊之为“圣”,当不足为奇,右军法书成了“道”的化身。关于“道”的解释,《老子》有曰:“道法自然。”书写技能尚可触摸,道的高度与境界,常人实无法企及,“若存若亡”,或“大笑之”。人们只能云里雾里,不知“自然”为...

[ 2019-02-28 ]

详情

鉴藏|陈海良的笔墨自由

与古为徒、取法乎上,以尊重古人、崇尚经典的姿态,才是走进经典的开始。名师的亲传口授,对古代传统的心领神会,对符合己意对象的顶礼膜拜,以及杜绝时风、坚持自我的踽踽独行,上下求索……多年以来,他对中国书法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梳理研究,继承经典,入古出新,终于站在了巨人...

[ 2019-02-24 ]

详情

书法课堂|新笔阵图说

明项穆云:“字犹用兵,同在制胜。兵无常阵,字无常形,临阵决计,将书审势,权谋妙算,务在万全。”因此,古人早已对书法中的章局以作战中的“阵法”来比喻了。尽管其间也有不切实际之处,但已向我们打开了一个可以想象的窗口。

[ 2019-02-24 ]

详情

鉴藏|“自成一家始逼真”

“海良楷、草、行皆擅,取法高古,气息淳雅,直追晋唐。张颠素狂,痴情迷醉;虔礼、山谷,手摹心追。尤以青藤门下瞻仰数载,终成大器焉!”清华大学教授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言恭达先生如是盛赞。

[ 2019-02-14 ]

详情

海良说|草书精神解读

中国书法有五体,即五种不同的汉字表现形式,其中草书的表现力最强。从它成熟起,就几乎脱离了实用,也因此备受责难。东汉赵壹《非草书》就以“乡邑不以此较能;朝廷不以此科吏;博士不以此讲试;四科(儒学、文吏、孝悌、能从政者)不以此求备;正聘不问此意;考绩不课此字。”

[ 2019-02-14 ]

详情

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末页 共 37 页  到第